天津北方网讯:春节假期,天津博物馆充分发掘馆藏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全新展览、独具特色的社教活动、设计精巧的文创礼品,请全市人民在博物馆浓浓的年味中欢度美好时光,品味文化盛宴。
大年初一,为进馆参观的前23名观众赠送福字与新春礼物,大红的洒金宣纸,笔端晕染开的翰墨气息,浓浓的新春氛围给观众送去惊喜,寓意2023年更美好的祝福。为迎接癸卯兔年,推出的“大展宏‘兔’生肖文物展”同样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展览将馆藏中含有兔元素的文物尽数展出,传统文化中兔所代表的和美与希望,都在一件件文物中得到生动展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关注、参观,央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及时向全国观众进行了报道,馆藏商代墨玉兔形珮等五件珍贵文物在兔年新春也登上了央视纪录片频道《萌兔的奇妙旅程》,进一步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了天津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
假期前三天,重磅推出的“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中人影攒动,观众络绎不绝。尤其是宋代画家范宽在大陆现存唯一画作——“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后再次展出,持续引发广大观众的观展热潮。观众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展览,大家不仅欣赏到众多珍贵的文物精品,而且领略到了宋元时期在中华文明史上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峰。同时,这次精品展创新之处还在展厅中构建了沉浸式宋画艺术数字展区,更为精品展览增添了看点和亮点,颇为引人瞩目。用数字赋能,沉浸式体验,以三面投影的方式,让观众可以现场跟随画面镜头,步入宋画的艺术世界,在“一画一世界”的美好氛围中欢度兔年春节。春节期间,天津博物馆发挥文博人才优势,多位青年策展人充分挖掘馆藏文物资源,经过精心策划,在原有展览的基础上推出六个各具特色全新精品展览,展览达到12个,丰富的展览,厚重的文物内涵,进一步丰富了全市人民的假期文化生活。
除了观赏展览,来参加春节系列活动的观众也收获颇丰。除夕当天,小朋友们写福字,迎新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和祥和,希望新年能够福气满满。大年初一,小朋友们观完“兔展”,又体验了非遗传承—天津面塑,通过一双巧手的“揉捏剪拨挑镶嵌”变成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小兔子,用巧手制作的玉兔迎接新春。春节期间,面向全市少年儿童推出七场主题活动,希望能够带领孩子们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兔年新春,天津博物馆将继续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播天津文物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己任,切实让文物“活”起来。(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