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只见一条草龙在十几个村民的舞动下,时而逶迤蛇行,时而昂首上下翻腾,充分展示了龙的精气神。夜幕降临,原本静谧的村庄开始沸腾,鞭炮声、锣鼓声不绝于耳,漆黑的夜空绽放出绚丽的烟花。
浦口草龙造型独特,强调传神、夸张而简练的造型;在色彩方面,充分利用稻草本来金黄的色彩,具有独特性。
小传说
浦口丰村舞草龙源自于唐代的一场大旱,相传村民通过舞草龙召来了母亲河新安江的“龙神”,普降大雨,使得浦口两岸久旱禾苗喜逢甘霖。而后自南宋徽商崛起,浦口成为徽商外出经商通往苏杭、走向世界的必经码头,同时浦口当地山多地少,男子多以拉排泛排为主业,女子在家打渔为生。出于对神明的敬仰,民间百姓每逢佳节便自发进行舞草龙来用于祈福,舞龙结束后,在大码头处沿新安江,龙头朝东进行置放,期盼着家中的男丁早日平安归家,祈祷江上风调雨顺之意。相传码头立有一块刻有“望君归”的龙纹碑,几百年来,虽朝代更迭,但浦口村民的信仰一直未变,以草龙为载体,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